文联大讲堂——《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
详情:
 

【李可染艺术馆|文联大讲堂】9月18日:《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公益讲座开放预约

 
李可染艺术馆|文联大讲堂】9月18日:《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公益讲座开放预约

 

 


文联大讲堂

9月18日下午14:30,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会长苑建中将来到李可染艺术馆,带来主题为“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的讲座。三故文化、源远流长,石上史诗、楚韵汉风,关于徐州的汉画像石,任何你希望了解的话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凤衔琅圩图 石高77cm 宽71cm 厚10cm 浅浮雕

一图一凤,画面单纯。在留白的空间背景下,平面浅浮雕的凤凰更显神彩飞扬。凤凰为百鸟之王,故非梧桐不栖,非珠果不食,非醴泉不饮。琅圩树,长于昆仑山,果似珠,为凤凰之食。此图当为东汉晚期作品。现为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会标石。



人物拜谒 石高47cm 宽125cm 厚10cm 浅浮雕

画面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刻画内容相同,均为人物拜见的情景。所刻人物头戴进贤冠,手持芴板或便面。两主人翁均作正侧双面刻画,比毕加索的立体画早了一千八百多年。


关于汉画像石

──────────────●

汉画像石是国之瑰宝,它的朴拙、大气、圆融、诡秘,常会令人震撼。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范围内,已发现收集汉画像石一万多块,其中仅徐州一地存有量就超过二千五百多块,这还不包括散落民间的藏品。汉画像石已成为徐州的一张名片。

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惜于岁月无情,除了文字,汉代能留下的实物,已经少之又少;而汉画像石因多长埋于地下而保存至今,实在是弥足珍贵了。就已发现的汉画像石看,虽然无法再现汉代辉煌的全貌,但留下的信息,已足以让我们惊叹。它内容之丰富,想象之奇特,艺术之高超,雕刻之精湛无不具有大国气象。

●──────────────



神女图 石高92cm 宽85cm 厚9cm 阴刻线

画面中刻画一位窈窕女子,盲目清秀,双手合抱于胸前。女子身着长裙,腰如束丝,头饰堕马髻,耳悬白玉。在女子裙子的旁边,刻画鱼和大雁,以形容该女子有“沉鱼落雁”之美。



王兔捣药 石高89cm 宽97cm 厚9cm 浅浮雕

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有不死之药,常令玉兔捣成丸状,赐给祈求不死、冀得永生的人,故汉画像石中刻玉兔捣药亦为常见。

──────────────●

汉画像石是两汉时期能工巧匠以刀代笔实施于石材平面的绘画。“汉画”一词起源较早,现已成为汉画像石的缩写和代名词。

汉画像石最早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公元前150年前后),以山东枣庄小山汉墓等为证;最晚在三国两晋时期(公元300年),以徐州茅村画像墓等为证。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现已出土被收藏的有一万余块,其中河南三千块江苏二千五百块山东二千块四川五百块陕西五百块安徽五百块,山西三百块,湖北、浙江、北京、贵州等地约一千二百块;在外国有日本国立东京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和加拿大的一些博物馆、美术馆都收藏有数量不少的中国汉画像石。

──────────────


伏羲图 石高98cm 宽33cm 厚57cm 浅浮雕

伏羲,亦作庖牺。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人类始祖。古人把他敬为神明,想象成人面蛇身的形象。伏羲与神话传说中的另一位女神女娲常被图刻一起,代表阴阳,繁衍生命,又是月亮和太阳的化身。



武库图 石高129cm 宽109cm 厚8cm 浅浮雕

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两格,内刻仙人骑龙,另有大象、虎、应龙等奔腾漫游。下格兵器架中摆列有环首刀、戟、铍、剑等十一件。


──────────────●

根据王建中先生《汉画像石通论》的观点,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分为人间和冥间两部分、七大类:生产、生活、故事、神话、天文,符瑞、图案

1.生产活动类画像有:农耕图、纺织图、冶铁图、造车图等;

2.社会活动类画像有:建筑图、燕居图、庖厨宴饮图、迎谒乐舞图、百戏六博图、狩猎图、车马出行图和秘戏图等;

3.历史故事画像有:三皇五帝、周公辅成王、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荆轲刺秦王、泗水捞鼎和鸿门宴等;

4.远古神话传说类画像有: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和羽人戏凤等;

5.天文星宿类画像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三足乌,北斗图等;

6.符瑞辟邪类画像有:凤凰图、飞龙图、神雀图、神鹰图、二龙穿璧图、蹶张图、龙虎鱼鸟拉车图和神仙出行图等;

7.图案装饰类画像有:龙纹、鸟纹、云纹、水纹、几何图形纹、垂幛纹、纺织纹和条形纹等。

汉画像石的画面刻工分为两大类、六种:

两大类即:阴纹、阳纹

六种即:阴线刻(可分为平面阴线刻和剔地阴线刻),凹面阴线刻,凸面阴线刻,剔地浅浮雕,剔地高浮雕,镂空雕

●──────────────


乐舞杂技 石高40cm 宽345cm 厚20cm 浅浮雕

画面为横幅长卷,刻有十七个各式人物,有建鼓舞的舞者,有似作蹴鞠游戏者,有作空中倒翻表演者,有跳长袖舞者,还有观者。




斗兽表演 石高110cm 宽70cm 厚25cm 阴线刻

画面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刻一马厩,有两匹马置于其间;下层为斗兽表演,一人手持长矛与虎搏斗,另外有二人在呼应。


【讲座信

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

讲座时间:2015年9月18日(周五)14:30

讲座地点:李可染艺术馆3层多功能厅



【讲座嘉宾


苑建中,1949年生,江苏丰县藉,大专文化,曾供职于江苏省徐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因生于汉高祖刘邦故里,少年入学,耳濡目染,皆为汉皇传闻,故自幼喜历史文化,尤其是汉文化,遂于2004年与市政协原副主席孟庆华先生联络同好,成立了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并在第一届会员大会上当选为该会会长。此后,设立中国汉画像石网站,以与广大汉文化学者共享汉画像石鉴赏与研究乐趣。


──────────────●

苑建中先生和我一样,先后离开丰县老家。我知道他一直在做商贸,可他感兴趣的却是文化,这些年赚的钱,差不多都用在收藏研究汉画像石上了。他对汉画像石的痴迷,已到忘我的境地。每次回徐州见到他,说不几句,便会扯到汉画像石上,兴致勃勃告诉我最近的收藏和研究成果。只要听说哪里发现汉画像石,他会立刻驱车前往考察、征集。他研究汉画像石,又研究两汉历史、民俗、经济、军事、礼仪,古代神话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汉画像石所经常表现的题材。为开拓视野,他跑遍了全国几个最重要的汉画像石集中地,参观学习,交流拓片。由他倡建的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是一个民间组织,经费完全自理,研究会聘请了一批专家学者,共同切磋探索,多年下来,研究颇有成果。这部《徐州市汉画像石研究会藏石》,正是他们多年辛苦收藏研究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史料学术价值。

文/赵本夫

●──────────────


【讲座内容

  • 三故文化和汉画像石

  • 徐州汉画像石的特点与“彭城画派”的关系

  • 汉画精品赏析

  • 汉画像石的宣传与开发利用



【注意事项

★ 讲座为公益性质,免费参与;

★ 请观众于讲座开始前15分钟至会场;

★ 会场设预约席位,请回复手机13813286497短信免费预约,注明姓名;

★ 预约名额30人,约满为止,每人仅限预约一次,讲座开始后预约席位不再保留;

★ 预约观众,工作人员将与您核对预约短信,无误后即可在指定预约席位就座;

★ 除预约席位外,会场其它席位先到先坐;

★ 现场请听从工作人员安排,如讲座信息有变更,以现场公告为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按钮,分享我们的信息到朋友圈或分享给指定好友

 


 

苏ICP备13026522号-1


版权所有:徐州市文学艺术发展中心(李可染艺术馆)